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
总则
目的:为加强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,保护知识产权,鼓励创新创造,维护企业合法权益,依据相关法律法规,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,制定本制度。
适用范围: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其所属各部门、分公司、子公司,以及所有员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相关事宜。
基本原则:遵循合法、规范、激励、保护与有效运用的原则,促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经营战略的有机结合。
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与职责
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: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,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机构,直属企业高层领导。
部门职责
制定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、规划与策略,并组织实施与监督执行。
负责企业各类知识产权的申请、注册、登记、续展等事务,跟踪管理知识产权状态。
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检索、分析与评估,为企业研发、生产、经营等活动提供决策支持。
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与侵权事务,维护企业知识产权权益。
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与宣传工作,提高员工知识产权意识。
其他部门职责
研发部门:在项目研发过程中,及时进行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申报建议;配合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进行技术成果的评估与保护;负责研发过程中相关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归档,确保技术信息的保密性。
市场部门:在市场推广、销售等活动中,确保使用的知识产权合法合
规
;关注市场动态,及时反馈可能涉及企业知识产权侵权或被侵权的信息。
法
务
部门:协助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处理知识产权法律事务,包括合同审查、侵权纠纷处理等;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,确保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。
知识产权的归属
职务成果
员工在执行本企业工作任务过程中,利用本企业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、作品、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,其权利归本企业所有。
工作任务包括本职工作、企业交付的其他任务以及与本职工作有紧密联系的任务。
企业对职务成果完成人给予奖励,并在职称评定、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体现。
非职务成果
员工在非工作时间,未利用本企业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知识产权,
归员工
个人所有。但员工在实施该知识产权时,不得损害本企业利益,且不得利用企业的商业秘密等资源。
若员工将非职务成果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,双方应签订相关协议,明确权利义务关系。
合作开发成果
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合作开发所产生的知识产权,按照合作合同的约定确定归属。合同未约定的,双方共有知识产权,各方可在合作目的范围内合理使用该知识产权,但任何一方转让、许可
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.docx